<tbody id="aboa6"><pre id="aboa6"></pre></tbody>
<th id="aboa6"></th>

    1. <rp id="aboa6"></rp>

          1. <th id="aboa6"></th>

            •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2. 1.jpg
          3. 黨建網 > 校園黨建
            蘭州大學:共繪文明之路新畫卷
            發表時間:2023-10-20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兩千多年前,古絲綢之路上,清脆的駝鈴聲連接起中國與中亞,建立了從長安通達羅馬的貿易往來和文明交流的“絲綢之路”。兩千多年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文化交流腳步從未停歇,文明互鑒之路從未阻隔。

              新時代,“一帶一路”的夢想正在崛起,一條綿延千年的文明之路煥發著新的生機。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蘭州大學,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學校在“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搭建文化交流平臺,加強中外文化交流互鑒,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積極貢獻蘭大力量。

             

              立足漢語國際教育 

              擔當“一帶一路”文化宣傳使者 

              填志愿時,侯貝貝堅定地選擇了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4年后又在文學院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2018-2021年,她還前往泰國帕瓦納·菩提坤職業學院、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六十九中學孔子課堂擔任中文教師志愿者。

              “當我在曼谷的車站、地鐵站,莫斯科的機場看到路標或大屏上的中文,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我知道,作為一名國際中文教師責任重大?!焙钬愗愓f。

              據悉,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于2009年獲批,目前共培養孔子學院獎學金留學生151人、中國學生716人;面向世界35個國家派出實習漢語教師461名,其中,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409名,培養出了一大批致力于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優秀國際中文教育人才。

              蘭州大學是國內首批開展孔子學院建設工作的高校之一,目前建設有3所孔子學院,分別是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哈薩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和格魯吉亞阿爾特大學孔子學院,已成為各地標志性漢語教學和中國文化傳播基地。

              “希望能夠認真完成志愿者工作,將中國文化帶到哈薩克斯坦去,讓他們了解中國,愛上中國,希望有更多的外國學生來到中國,學習漢語?!?016級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徐凱琳,憑借突出的能力獲得了“優秀漢語教師志愿者”殊榮。

              文學院教師郭茂全曾赴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任教近兩年時間,那段經歷他至今難忘:“每一位漢語教師都是一位文化使者,他們用辛勤的工作傳播中華文化,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在教學中努力培養國外學生的漢語能力,讓他們感受漢語的魅力,傳遞友好的情誼?!?/p>

             

              著力引進和培育人才 

              搭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橋梁 

              2013年,外教烏力來到蘭州大學,開啟了德語教學和文化傳播工作,實現了自己在中國工作的夢想,也見證了蘭州大學發展的點點滴滴。

              烏力深諳中國文化和哲學,他總能把德國文學或哲學作品里的內容與中國的相關內容對比,給學生們以啟迪?!爸袊軐W博大精深,我希望能夠做好翻譯工作,成為溝通兩國文化的橋梁,把更多精彩而鮮為人知的中國故事介紹給歐洲?!?/p>

              據統計,2013年以來,蘭州大學累計引進7000余名長短期國(境)外專家參與到學校教學科研等活動和文化交流互鑒中來。

              巴基斯坦留學生那斌不僅是留學生中的一員,也是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建院以來第一位外籍工作人員。推動中國教育與世界的互動,成為連接彼此的橋梁和紐帶,這是那斌作為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扒髮W期間與英文流利的妻子結緣,她教我中文,帶我去看當地最古老的民俗,很感激能夠在中國遇到她?!比缃?,那斌把家安在了西北,蘭州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蘭州大學目前已開設俄、日、德、法等語種課程,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小語種復合型人才。同時,吸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青年來校留學,累計招收培養留學生3000余人,培養出了一大批知華、友華的留學生,為“一帶一路”建設培植了友誼的種子。

             

              凸顯大學文化底蘊 

              發揮“一帶一路”文化區位優勢 

              2015年10月,蘭州大學等47所中外高校在甘肅敦煌共同成立了“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達成了《敦煌共識》。聯盟打造“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全面交流合作。目前,聯盟成員總數已達到184個,并承辦了多個“一帶一路”高端論壇,為和平發展、交流互鑒、合作共贏凝聚智慧。

              多年來,學校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保持著頻繁的學術交流,在絲綢之路文化方面的研究從未間斷。文學院教授彭嵐嘉與博士楊艷伶合著、Iskandar Ergashov翻譯的《中國古絲綢之路(第二卷)》(俄文版)由烏茲別克斯坦東方出版社于2018年底出版發行,成為蘭州大學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對外推介中國文化的代表性著述之一。

              中外文化的互鑒,不是簡單的交流與溝通,而是一場場一件件有內涵有深度的文化活動?!爸腥A情韻”——蘭州大學大學生藝術團加拿大巡演、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師生赴烏克蘭暑期交流活動、中外學生跨文化交際訓練營、“敦煌文化行”活動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持續不斷。

              “通過‘心連心、面對面’式的交流與溝通,實現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間的理解、認同與互信?!痹谔m州大學“一帶一路”多語言研究中心主任丁淑琴看來,這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民意基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蘭州大學正在努力利用自身優勢讓中國元素隨著“一帶一路”逐步走向全球。(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尹曉軍 通訊員 曲倩倩

            網站編輯:朱琳瑄
            黨建網出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