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山東青島市北區的興隆路超市便熱鬧起來。在熙熙攘攘趕早市的人群中,身穿警服的馬懷龍正在認真挑選食材?,F在距離他上班時間還有一會兒,老馬起了個大早,為的是給社區里的孤寡老人武大娘做一頓鲅魚餡餃子。
馬懷龍:武大娘這段時間一心想吃鲅魚水餃,我不能耽誤上班,我先買了以后放在單位冰箱里。晚上下班以后,我們去給老人包水餃。
今年56歲的馬懷龍,自2008年從部隊轉業后,便扎根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興隆路派出所,成了一名社區民警,居民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老馬”。在老馬的辦公桌上有一大串鑰匙,這些鑰匙一共有46把,他每天都會隨身帶著這46把鑰匙,為鑰匙主人們的大小事情奔忙。在老馬管轄的兩個社區里,一共有七千多戶人家,兩萬多個居民,沒有一個人不認識他。社區里的孤寡老人、生活不便的殘障居民都把他當做自家人,主動把鑰匙交給他,方便他隨時“回家看看”。其中第一把鑰匙,來自一對殘疾人夫婦家庭。
馬懷龍:這個真正說起來是2008年我下社區的時候,來到一戶居民家中,我一開門,這個拄雙拐的宋月蘭幫我開了門,滿屋里堆了很多撿來的紙殼、礦泉水瓶子等等,在一個小方凳上還放了一盤咸菜,周圍都長了毛了。
宋月蘭夫婦,都是殘疾人,平時靠揀廢品過日子,月收入不足千元,還有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生活極為困難。屋里的景象讓馬懷龍難以安心,從那以后,老馬便和這個殘疾人家庭建立了幫扶聯系,并將她們家的情況反饋給居委會,補登記了低保信息。每隔十天半個月,老馬就要去宋月蘭夫婦家里看看,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需品和孩子的學習用品。宋月蘭的丈夫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導致下肢潰爛,老馬經常送他們去醫院治療,并和同事們為他們捐款。
第1把鑰匙主人 宋月蘭:馬警官捐了錢,派出所里全體警察也都給我捐了錢,社會上好心人還有愛心企業也給我捐了錢。我欠社會上的、欠馬警官的太多太多。
宋月蘭在醫院陪床期間,經常向老馬求助,請他幫忙到家中拿取日常用品。后來,夫妻二人索性將家中房門的鑰匙交給了老馬,出院后也執意要把鑰匙留給老馬保管。于是,老馬便有了第一把轄區群眾的家門鑰匙。
第1把鑰匙主人 宋月蘭:安全。孩子上學走了,沒關煤氣、水龍頭沒擰緊,到時候一來水,這個家就淌水了。所以我就放心地把這個鑰匙給馬警官,我把馬警官真當成家人了。
打開“家門”走進“心門”
老馬每次去看望宋月蘭夫婦,拿出鑰匙開門,如同回自己的家一樣。就這樣,老馬一直守護著這個困難家庭,幫助他們走出了困境。這把鑰匙,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安全屏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信任。宋月蘭的兒子高中畢業,老馬又幫他聯系工作,讓他有了穩定收入,讓這個家有了頂梁柱。
打開“家門”,走進“心門”。從這第一把鑰匙開始,社區居民交給老馬的鑰匙越來越多。每天,老馬就帶著這些鑰匙穿行在轄區的大街小巷,奔忙在片區的百戶千家,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老馬的身影。而老馬這樂于助人的“熱心腸”,是源于母親的善舉對他的影響。
馬懷龍:我記得是我10歲左右的時候,母親照顧了一個孤寡老人,一照顧就是20年。后來我當兵了,在部隊上我們經常搞共建,去看望敬老院那些孤寡老人,去幫他們打掃衛生,我一直就是非常喜歡干這件事,這種家風始終沒有丟。
老馬把每月工資的很大一部分收入都用在了看望、照顧孤寡老人這些事情上。在老人們身上到底花了多少錢,老馬自己也算不明白,最開始的時候,妻子也有很多怨言。
馬懷龍妻子 段友蘋:當時我心里不理解,也比較生氣。家里的事馬懷龍從來也不管也不問,孩子的事、輔導學習也不管也不問,全是我一個人的。發的工資吧,不知不覺也不知道花哪去了。就我和閨女都省吃儉用的,中秋節我們家里都沒有那么多的月餅可以吃,他買了月餅去送給孤兒、送給老人。
在社區里,一些孤殘、空巢老人由于年老體衰、行動不便,沒有親人照顧,生活沒著落、困難沒人幫、生病得不到及時救治,晚年生活非常不易。老馬就與他們結成幫扶對子,用社區工作的便利條件為他們排憂解難,有時也會帶上妻子一起去。從最開始的不理解到認同,現在妻子也主動加入了幫扶志愿隊。
馬懷龍妻子 段友蘋:那天洗衣服的時候,發現他兜里有十多把鑰匙,然后我就問老馬,你又不是保安,你拿那么多鑰匙干什么,你就是一個普通民警。后來老馬就跟我說,是他幫扶對象孤寡老人的這些鑰匙,鑰匙的故事慢慢地整整聊了一夜,我聽了以后心里也比較感動。后來我們慢慢也理解了,他社區民警光顧大家不顧小家。
第37把鑰匙主人 王德亭:過節的時候吧,馬懷龍夫妻在家調好了餡,把面都和好了以后,上這里找個小搟面杖搟搟餃子皮,夫妻倆就在這包餃子陪著我。所以一提到他以后,我就感覺眼淚止不住,老淚縱橫。做這些事情說實在的,讓我真的從內心感動,一提到馬警官我就掉眼淚。說實在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
用真心換真情 以真情暖人心
作為一名民警,老馬似乎承擔了許多本不歸自己管的“閑事”??伤麉s說,居民的事,沒有閑事。老馬的工作日程每天都排得滿滿的,誰家下水道堵了,誰家樓道燈泡壞了,誰家辦理戶口證明,都會找他,他也總是有求必應、有難必幫。
“熱心腸”的老馬還把走訪的孤殘老人、困難家庭情況一一詳細記錄在工作日記上,認真分析梳理,有針對性地去實施他的“愛心幫扶計劃”。15年來,老馬調解過的各類矛盾糾紛有三千多件。在他看來,能為社區居民排憂解困,是他人生中最幸福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老馬常年奔走社區,總帶著一個小本子,仔細記錄走訪過程中居民的小糾紛,然后用心將一個個矛盾化解,讓鄰里和家庭重歸和睦,到今天已經有60多本了。這幾天老馬正在參與修訂《社區民警手冊》,他希望將這些經驗傳遞下去。
馬懷龍:社區調解工作紛繁復雜,尤其是我這個轄區,老城區困難老人多,困難家庭也多,往往鄰里之間,因為一個紙殼,因為點雞毛蒜皮的事,就開始鬧,開始吵,越吵越嚴重,形成了大的矛盾。我在調解這些矛盾的過程中,總結了個方法,真情調解,以心換心。這叫執法如山和執法如水相結合。要深切體會當事人的感情、感覺,用我的感情來投入這個調解中,用我的溫暖,融化這個對方的堅冰,使他們在感情中化解這個矛盾,這效果非常好。
“用真心換真情”是老馬調解糾紛最管用的良藥?,F在,和老馬一起穿梭忙碌的,有他的家人,還有被他幫助過、感動過的社區居民,許多人都加入了這個隊伍。去年,以老馬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務隊成立,到現在已經有了300多名成員。他們在老馬身上找到了溫暖,又將這份溫暖傳遞給了其他人。
第40把鑰匙主人興隆路派出所輔警 馬劍:我家里父母常年身體非常不好,馬警官照顧我們家很多年,我們全家人非常的感激和感動。我從小有一個當警察的夢想,后來有個機會,我加入了公安輔警隊伍?,F在過年的時候,我們志愿隊的成員和馬警官一起,到需要幫助的孤寡老人家,陪老人過過年,送一些慰問品。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我們心里也非常溫暖。
馬懷龍:我手里這46把鑰匙,每一把都很沉、很重。為什么重呢?因為你接到這一把鑰匙的時候,這個家庭它信任了你,你就要照顧這個家庭,不說照顧一天兩天、一年兩年,這是長期的工作。說是鑰匙很沉,沉的我一個人是拿不動的,但是有了愛心人士,大家都在幫助著我。所以說在未來,我可能還會有47把、48把,但是不論是47把、48把或者是477把、4777把,我們都能拿得動。因為我們有這個愛的力量,在不斷地凝聚壯大。
每一把鑰匙背后,都有一個溫暖的故事!
多年來,馬懷龍的手機號成了孤寡老人們的“專線電話”,他也把這些老人當成是自己父母那樣對待,將每一件瑣碎而平凡的小事都以最大的熱情注入“愛”的力量。
真心的付出,換來的是大家的信任,馬懷龍說,每幫助一個家庭,化解一段矛盾,自己就會收獲一份幸福,這是來自工作的成就感??梢哉f,這46把鑰匙,每一把鑰匙背后都有一個溫暖的故事。如今,老馬的愛心正在被越來越多人傳遞、分享,讓這份溫暖惠及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