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加強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闡釋,10月21日,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社科院、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習近平文化思想與新時代文化建設論壇”?,F將論壇主旨發言摘要刊發。
深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
王立勝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
近期,我們對浙江省衢州市推動以南孔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實踐進行了調研。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對南孔文化作出的一系列指示,集中體現在習近平同志2002年、2004年、2005年在衢州調研時的講話,以及2006年9月26日給中國衢州國際孔子文化節和中國·衢州國際儒學論壇的賀信中,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特別是“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第二個結合”的重要論述一脈相承,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前瞻性、實踐性和指導性。
從理論內涵看,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對衢州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指明了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認為儒學思想作為人類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明確了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提出要站在時代需要的立場,挖掘提煉傳統文化,弘揚“因子”,為時代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思想資源;明確了如何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認為要讓文化發揮引領作用、提升作用、穩定作用,從而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體現了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性人物的作用,提出用好孔子等儒家文化代表性人物,讓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給出了弘揚區域特色文化的要求,指出文化構成一個區域的特色和優勢,南孔文化讓衢州具有獨特優勢。
從理論邏輯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理論的論述構成了“第二個結合”的理論邏輯,彰顯了理論的普遍性。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對衢州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具有創造性轉化南孔文化以及與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的特殊性,與“第二個結合”既具有內生性的源流關系,又分享共同的價值理念與理論邏輯,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與馬克思主義之間存在著可以彼此成就的契合性?!暗诙€結合”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基之上,必須將之放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和治國理政的整體格局中去認識。
從理論萌發看,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對衢州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第二個結合”重要論述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萌發意義,從衢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的創新實踐來看,衢州是“第二個結合”重要論述的萌發實踐地,對全國推進“第二個結合”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
要進一步深入學習理解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對衢州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形成更多南孔文化的標志性成果,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重要思想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ㄗ髡邽橹袊鐣茖W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習近平文化思想內蘊的中國精神
郝立新
習近平文化思想蘊含了“中國精神”的重要元素?!爸袊瘛敝饕侵府敶袊鐣斑M和中華民族發展賴以支撐的精神支柱。在新時代的語境下,中國精神主要包含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中國精神的核心內涵
中國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包含著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與民族傳統。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指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而且將其概括總結為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從一定意義上說,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定時代的具體體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創新者進,善于創造者勝。
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構成中國精神的豐富內容
中國共產黨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不同歷史階段形成的革命精神,構成中國精神的豐富內容。革命戰爭年代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西遷精神等,改革開放時期的改革開放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脫貧攻堅精神、科學家精神、偉大斗爭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都成為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當代體現
中國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現實性,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底色和積極創新、艱苦奮斗的主調,體現了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我曾經講過,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鄙鐣髁x核心價值觀反映了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社會制度性質,反映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價值目標。核心價值觀既是個人的德,也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
中國精神的培育與發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人民大學時,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ㄗ髡邽橹袊嗣翊髮W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院教授,本文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專項項目2023JZDZ001階段成果)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
曾建平 艾志斌
習近平文化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是我們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的理論結晶,是“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創立了源于那個時代又超越了那個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揭示了文化作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作用,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篳路藍縷,走過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孕育了璀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習近平文化思想汲取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精華,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沃土,在兩者“結合”中創造性轉化為“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鮮明理論品格。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中,我們黨通過對歷久彌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發掘、繼承、弘揚,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價值得以拓展、重構和超越,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和實踐價值?!暗诙€結合”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習近平文化思想就是這個新文化生命體的集中體現和現實形態,是“第二個結合”的必然結果和最新結晶。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隨著實踐深入不斷豐富發展。只有把穩“守正”之舵,牢牢守住主義之“正”、理論之“正”、道路之“正”、制度之“正”、文化之“正”,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才能使之不斷豐富發展。只有高揚“創新”之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以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應對新形勢新任務?!暗诙€結合”堅守了馬克思主義之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脈,作為又一次思想解放,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互成就,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包含了“一個首要政治任務”“一項新的文化使命”“七個著力”等實踐方略?!暗诙€結合”有效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聚變為新的理論優勢,不斷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打開了黨的理論創新空間?!暗诙€結合”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內在聯系,將結合的對象深化為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要為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世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方案,就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地向世界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立、文化自信、文化自強,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
?。ㄗ髡叻謩e為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扎實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必答題
李 放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绷暯娇倳涍@“三個事關”重大判斷,鮮明指出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具有“極端重要”的戰略性、現實性和迫切性,語用程度之強是空前的,更深刻地揭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蘊含著體系化、邏輯化的重大觀點和重要論斷,既有認識論又有方法論,既有宏觀層面的整體指導又有具體層面的實踐路徑,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是內涵豐富、邏輯嚴密和實踐精準的系統完備體系,鮮明體現了“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的重大意義,為推進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新時代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個著力”重要要求,是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強起來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堅持運用習近平文化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匯聚起全黨和全國人民的磅礴力量,就能推進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建設事業取得更大成就,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確保江山永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自覺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建設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題或附加題,而是時代所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的一道必答題。
一是不斷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系化研究和學理化闡釋,推動思想理論與輿論傳播同向發力,為持續筑牢全黨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礎。二是全面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加大對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戰略性任務的統籌指導力度,守住政治底線,加快機制創新與隊伍建設同步構建,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堅強政治保證。三是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新文化,促進文化發展與文明建設同頻共振,匯聚網上網下同心圓,為實現民族復興偉業團結奮斗。四是充分激發“五路大軍”科研效能,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加強前瞻性、戰略性、基礎性、儲備性研究的同期實踐,為著力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不懈努力。五是始終堅持“兩個結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能,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同推進,為文化創新創造提供強大動力。六是積極搭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橋梁,更好地向國際社會廣泛宣介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繁榮夯實共同的人文和思想基礎。
?。ㄗ髡邽橹袊鐣茖W雜志社黨委委員、融媒體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報》編輯部主任兼融媒體新聞中心主任)
深入學習闡釋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王立文
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具有里程碑意義,其最大成果在于首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也是新時代黨的文化建設的最大成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當前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重大政治任務。社科聯作為黨聯系社科工作者的橋梁紐帶,要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推動社科界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內化轉化上下功夫。
一是抓好學習領會。一要在學習理解黨的理論創新歷程中更好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先后召開關于文藝、新聞輿論、網信、哲學社會科學等重要會議,在各地考察文化地標、探索文明根脈,在重大國際場合闡明中國立場、中國方案。這些理論成果內涵極其豐富,表明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需要我們全面學習、跟進學習、系統學習。二要在全面掌握規律性認識中更好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一系列原創性的新概念新論斷,比如“文化自信”“兩個結合”“新的文化使命”等;也有一整套體系化的新戰略新部署,比如“九個堅持”“十四個強調”“七個著力”等重要要求,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需要我們整體把握、融會貫通,以理論清醒和思想自覺增強貫徹落實的堅定性。
二是抓好研究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理論的體系化、學理化,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途徑?!绷暯轿幕枷胴S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既有某一個思想點的原創性突破,也有某項工作多個思想點的集成性創新,更有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理論體系的整體性提升,充分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理論成果在體系化、學理化方面日益完善,反映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凝結出新的時代精華。研究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要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深化對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的研究基礎上,深刻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淵源、發展脈絡、立論依據、內在邏輯,為準確把握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提供學理支撐。
三是抓好貫徹落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對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作出全面部署,市委和市委宣傳部也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一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社科人才、社科陣地、研究規劃、研究項目、評價評獎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二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緊扣中國式現代化新場景、緊扣天津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組織社科工作者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充分體現社科界“言”值擔當。三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研究導向,精心組織“千名學者服務基層”大調研活動,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四要更好發揮“聯”的優勢,打破學科壁壘、統籌資源配置、強化力量集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ㄗ髡邽樘旖蚴猩缈坡擖h組書記)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建設向上向善網絡文化
鄧光華
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回答了宣傳思想文化領域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也深感使命在肩,責任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指引,踐行“七個著力”重要要求,不斷開創網絡文化建設新局面。
一是強化正面宣傳,拓展網絡文化陣地新疆域。創新網絡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用好“津門網絡大思政”“聞鼓論津”等平臺載體,精心做好習近平文化思想宣傳闡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圍繞全市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等重大主題,組織開展正能量百部網絡精品征集評選展播活動,以生動鮮活的實踐案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內容為王和渠道制勝相結合,用好用足大數據、算法推薦、場景傳播等渠道手段,有效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
二是增強斗爭本領,提高網絡文化治理新能力。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提高網絡綜合治理效能,聚焦群眾關注度高、反映強烈的“飯圈”亂象、虛假新聞及網絡暴力等突出問題,持續深化“清朗”“海河凈網”等專項行動,營造海晏河清的網絡空間。健全重大決策網絡輿情風險評估、重要網上線索交轉辦、網絡輿情線上線下聯動機制,做到抓早抓小抓細,有力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治安全。
三是堅持共建共享,探索網絡文化發展新模式。人民群眾是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網絡文明建設的主體。要堅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加強對正能量網絡名人和骨干網評員隊伍的團結凝聚,積極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深入實施“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分領域開展校園、金融、職工、青年、巾幗好網民培育等活動,激發廣大網民創作優質網絡文化內容的熱情和潛力。圍繞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做亮“網絡中國節”“2023中國(天津)網絡文化節”活動品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網絡空間。
四是德治法治并重,營造網絡文化建設新生態。要加強網絡法治宣傳教育,深入實施網信系統“八五”普法規劃,持續開展網絡普法“七進”活動,持續打造天津網絡普法“五個一”特色品牌,引導廣大網民自覺遵守網絡空間規則。抓好網絡誠信建設,構建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的機制,弘揚誠信文化,大力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氛圍。建好用好網絡素養研究中心和實踐教育基地,加強網絡素養教育分類研究、專題培訓,廣泛開展道德模范事跡展播和“天津楷?!薄疤旖蚝萌恕本W上宣傳,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網絡文化環境。
?。ㄗ髡邽槭形W信辦主任,市大數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王 奕
習近平文化思想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展現出了強大偉力,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作為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我們要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增強工作能力本領,提高工作質量效能,在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各項工作的奮斗和實踐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一是全力以赴宣傳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籌網上網下媒體資源,建好津云《全面學習 深入領悟 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網上學?!?、《天津日報》理論版等理論宣傳陣地,開展接地氣、有生氣的宣傳宣講,充分展現黨的創新理論直抵人心的力量。加強正面宣傳,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通過做好“你好,天津”網絡短視頻大賽等活動,豐富宣傳的方式手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二是全力以赴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生產出更多接地氣、有創意、感人心的好作品。通過建設IP節目集成平臺,有效整合廣播電視、網絡公司、IPTV三方面資源,實現業務數據、技術應用和管理手段上的互通共融。通過打造“津云一站式智能媒體融合解決方案”等技術產品,提高內容生產效率和平臺安全性。
三是全力以赴提升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能力水平。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精心組織主題宣傳、形勢政策宣傳、典型宣傳等,增強正面報道的思想性、新聞性、故事性。不斷改進文風,下力氣解決一些報道中存在的“工作味”“材料味”問題,多采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優秀稿件,推出受年輕人喜愛、刷屏熱傳的新媒體產品。進一步踐行“四力”,組織更多像“‘十項行動’調研行”那樣以集中采訪、特色報道、后續追蹤相結合形式開展的主題報道活動,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多層面、多角度宣傳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成效。
四是全力以赴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用足用好文博場館等本地資源,多推出如“VR天博”、《桃源仙境》等新媒體產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策劃更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媒體內容,讓新聞宣傳與文化旅游雙向奔赴。不斷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制作更多像《科學的中醫藥》那樣能夠在國際傳播領域獲得中國新聞獎的作品,為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海河傳媒人的貢獻。
?。ㄗ髡邽樘旖蚝:觽髅街行狞h委書記、總裁)